欢迎来到紧固件工业网
您当前的位置> 首页>紧固头条> 行业资讯

为什么不趁油价暴跌大量购入原油并注入油田?

来源:搜狐网 2020-04-27 浏览:1125
紧固件工业网】涨姿势!紧固件是工业之米,那么原油可以说是工业之水了。近期原油新闻频出,相信各位心中也积累了不少疑问,故爱螺小编整理了此文与大家分享探讨。

简单粗暴的解释便是,原油的大量存储,在实际操作中既困难又不经济

比如说,一个中型油田,它的普通5000方拱顶金属油储罐(非大型浮顶油罐),用它来常规储备原油的话,每天因储油罐的“小呼吸”(因昼夜温差而造成罐内压差变化)及“大呼吸”(因收发油作业时,造成罐内压差巨变)在华北地区,一般24小时内,通过罐顶的呼吸阀,非常痛心地往空中散逸掉原油的轻烃组分大约为100吨左右,这些逃跑到空气中的轻质成分,它们是原油的最最精华部分,留下来赖着不走的成分,多为不易挥发的重质烃成分及胶质、石蜡等等...,这些陈年原油在分离工艺处理中,会给集输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困难。

那么我们把油罐做成全封闭,不让宝贵的轻油挥发可行吗?

如果,我们真的全封闭储油罐(放弃储罐顶部呼吸阀等附件),那么,就算是我们永久封存储罐进出油口,绝不进行收发油操作以此来杜绝油罐“大呼吸”耗损(事实上,一个全封闭的大罐,在进油操作不久就已经憋炸了),只要世间存在一丝丝微小的外部温差变化,这时候金属大罐的罐壁就显得很脆弱了,罐内原油热胀冷缩随即会发生(罐内正压过大)爆裂及(罐内负压过大)瘪踏内陷,造成非常严重存储事故。

事实上,在存储原油时,我们也很难做到完全停止收发原油作业,避免“大呼吸”耗损。因为,在存储原油时,它的罐内温度,是一定一定不能不能低于原油的凝固点,一旦原油凝结在罐内或凝结在流程管线里“灌了香肠”,那就是非常重特大事故。

顺便说一句,原油是热的不良导体,它一旦凝结在设备里,解卡的难度之大是难以想象的。

可是,大罐里的原油温度,它随时都“希望”与大自然温度趋同,它们互相发生热传递,在华北秋冬季节,罐内原油它随时都会发生“温降现象”,所以,我们在工艺上除了在储罐内加装加热盘管加热外,冬季低温时,集输单位还得费劲的对储罐内的存油进行“打循环加热”工艺,对外输的原油按比例加注甲醇,保持它温度永远高于凝固点。



既然“大呼吸”无法避免。我们是不是在呼吸阀后部加装容器收集准备逃逸的轻油?

这个工艺,它非常不安全和经济。目前,技术上全球还没有一个国家敢尝试这种“节约”方法。

我国目前采用的降耗工艺主要有两种

其一是:用负压螺杆压缩机在原油进罐前提前“拔取”进罐原油的轻组分,这样原油就变的“性格稳定”大大降低了储罐中的轻烃呼吸耗损。

经过负压萃取稳定过后轻烃的原油,俗称“扒皮油”,这些原油,它们在输送到炼油厂以后,炼油厂的厂长估计天天都在骂娘:“这TMD根本炼不出汽油,出一炉是沥青,出一炉是沥青....”

其二,采用浮顶罐工艺(大型及超大型原油储备库大多采用它),这种储罐,它可以有效降低80%呼吸耗损,比如它“小呼吸”每天仅仅损失40KG左右轻烃。但是。这种罐工艺复杂,安全性低。它要求操作人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和专业技术。如果稍不小心巡查不到位,有可能发生大型事故。

那些经过稍长时期存储在压力容器罐内的原油,大家习惯上把它们叫做“老化油”。时间,让原油中易挥发的化学高分子短链部分逃逸散失掉了,也就是它的珍贵的轻质成分含量,逐渐挥发殆尽。

就算是一批来至海湾地区的上好的轻质油,你若存久了它们,它们依然也会变成难以处理的孬油。

这些孬油,其实就是难吃的陈粮,你别说中石化产业链中部的炼化企业头痛(他们在炼化此类低凝高胶质油,在分馏它们时,还得要按比例掺入昂贵的从石油天然气中萃取的轻质油),就是上游集输处理单位,他们在初始处理这些老化油中也是很难受的。这十分考验现场操作人员的个人技能和责任心。因而很容易造成高含水原油外输到炼油厂的事故发生。

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比较明白了。因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便宜,我们若超量采购的话,不考虑运费、不考虑中途原油挥发耗损造成的品质下降(这一条无法避免),到港后找合适的闲置储存容器比较困难,战略储备库,它的维护,它的地理位置等等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繁杂,并非是一拍脑袋,就大规模随地大建快上的。



又一个问题,那么我们把采购的商品原油,大量注入地下以备不时之需,这行不行?

如果把进口的商品煤炭,铁矿石等不易降解的固态物藏埋于地下,留做未来不时之需,这个操作,它看上去好像还是一个蛮靠谱的神话故事,

但是,若往油田地下注入已经初步处理过的商品化的石油产品,这种操作就是绝难做到的一件事情。我们即使不考虑采收率(往往是每注入地下100桶原油,依靠目前全球的石油开采技术,能再次收回30桶左右就已经是最高水平之一了),我们只说说在纯理想状态下,用现有技术手段往地层注油储藏行不行?

首先,地层隐藏的压力,它是超过我们普通人的想象的,我今生从没有见过往地下生生“硬挤”进原油的骚操作,只见过一些油田往油区地下“补水”操作。

油田注水操作:因为油田在连续长期生产过程中,因抽提油、气、及其它混合液体,造成地下压力亏空,必须往油藏区地层高压注水补压、顺便利用注入的水,在油水密度差下,驱赶地层中原油成分聚集抱团取暖,易于采收的作业。

这时候注水,要到达3000米左右白垩-奥陶层,一般需要高达20MPa左右压力,某些油田甚至需要更高的超高压才能完成上述动作。

地层内压力惊人,如果往下注油,必须要硬顶出一个非常大的“空间”,也就是说要把地层中的坚硬的岩石和高压流体极限压缩致密或驱离,否则,“新”来的藏油将没有地方呆。

其次,我们将要挤压注入的“便宜”的国际原油,它去的目的区域,需要刚刚好,该区域物理上必须要具有完全封闭的圈闭地质结构,如果,不巧,它不具备这种地质结构的话,我们即使注入100000万桶原油,未来也难找回哪怕零星几桶原油。

再打个比方,如果我们乘这么难得的机会“捡便宜”大量买入,并且还完美完成了上述的高难度操作,但要考虑到以目前的人类所具备的科技水平,仅仅在注油时,发生的耗电量,它也将是惊人的(至少每桶提高60+美元成本,参考注水耗电)。

这些耗费的电能,它也是我们电力生产企业费劲的用电煤、水电、核电、风电等资源淘换出来的,它一点都不比原油卑微。

原油,它脾气与水可不一样,它是高危产品,极易燃爆,若让这些商品原油,再重返地下深处,肯定还会有大量高额的其它辅助成本产生,幻想把这些下注的每桶原油成本,做到150美元以下,即使在国际上招标,也难找到一家高科技石油企业,有能力拿下这个项目。

大量原油往地下“藏”已经很不容易,同样,未来再往上提,它们依然不会让你省心。

等到我们某一天需要这些“不时之需”的的时候,我们不得不又得重新再一次用高成本再次开采一遍,那已经失散到地层各处的它们,已经在其“体内”镶嵌了强碱性和各种盐分等矿物杂质,同时又一次具备了强大的腐蚀性(比如崭新的DN200阀门,它仅仅用不到两年就可以被腐蚀“击穿”),它们将一路腐蚀它们要经过的流程中的管阀及设备,我们不得不需要重新对他们破乳、脱水、脱硫、脱气.....。




再从经济博弈的角度来看这问题,众所周知,我国开采运营原油的成本远远比国际油价高的那可不是一星半点。那么我们为什么不“聪明”的关停掉封存它们,去在国际市场上抢购便宜货呢?

事实是,我们如果今天全面停井停产,明天国际控盘油价的像维多集团(Vitol)一帮家伙,他们等不及天亮就会马上把油价做成“妖股”,每天都拉涨停板。

战略性大宗商品,我们必须要不惜成本的保持存在感,我们必须有可控的“灭火机、隔离墙”。

油企常年亏损经营,依然不停生产的再一个原因,从纯生产技术上来看,原油石化等开采行业,它与玻璃行业很像,需要连续作业一条龙连轴转,它的上下游链条很长,提供的岗位也很多(世界500强企业里,仅仅只有唯一的沃尔玛,它才能养活那么庞大的工作岗位)、同时也很脆弱,一个国家建成完整石化工业链条难度很大,摧毁它却非常轻松容易,采油工艺技术日新月异,你若不时刻积极参与,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。比如,页岩油水压裂技术很难突破,我国四川东部及贵州等地藏有大量页岩油气,等待采油技术工艺突破。。。

所以,不管这食物再怎么便宜诱人,我们也不能眼大肚小,去猛吃猛喝,你还是先掂量自己饭量。悠着点吧!

编辑:外汇达人
相关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紧固件工业网立场。
加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