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海风项目加速推进,紧固件行业迎来新机遇
近期,多个海风项目加速推进,这一发展态势对产业链有着深远的影响,特别是为紧固件行业带来了诸多机遇。
3月17日,海力风电公告与启东市人民政府签署《投资协议书》,投资25亿元建设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基地二期项目。在这样的海上高端装备制造项目里,各类设备的稳固连接离不开优质的紧固件。例如,海上风机的塔筒安装需要大量的高强度螺栓,这些螺栓要承受巨大的风力和海浪冲击,对其强度和耐腐蚀性要求极高。同时,在出口基地的建设中,为满足国际标准,还需要采用符合不同国家规范的特殊紧固件,这就为具备国际化生产能力的紧固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3月13日,铁山港海上风电装备基地试产,总投资约35亿元。该基地一期建设海上风电及海工装备,二期继续建设海上风电装备,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单体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。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,从基础结构的固定到风机设备的组装,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紧固件。像是风机叶片与轮毂的连接,需要精度极高的螺栓,以确保在高速旋转下的稳定性;而海上平台的搭建则需要大型的特制螺栓和螺母,来保证整个结构在恶劣海洋环境下的牢固性。这无疑会刺激紧固件企业提高产能,并在产品质量和创新上不断探索。
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于3月全面开工,这标志着我国海风开发进入规模化、深远海发展的新阶段。深远海的特殊环境对风电设备的稳定性要求更为严苛,从而对紧固件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比如,在深海环境中,紧固件面临着高压、高盐雾等极端条件,这就要求紧固件必须具备超强的抗压、抗腐蚀能力。为满足这些需求,紧固件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,研发新型材料和特殊涂层技术,这将推动整个紧固件行业朝着高性能、高科技方向发展,同时也会促使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。
深海科技今年首次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风电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谋篇布局。2025年被视作“国管海域海风开发元年”,规划、竞配与招标流程密集启动。机构预计“十五五”期间年均海上风电装机有望超20GW,显著高于“十四五”水平,目前全国已核准待招标海风项目超25GW,2025年或成为招标规模创纪录的一年。这一系列的发展趋势表明,未来风电行业对紧固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。
随着风电项目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,紧固件的用量也会大幅增加,并且对其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,这将为紧固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促使更多企业进入这个领域或者现有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。
从全球范围来看,彭博新能源财经3月17日发布的《2024年全球风机市场份额》报告显示,去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.6GW,规模是2019年水平的两倍,同比增长约3%。在全球前十大风机制造商排名中,中国企业占据六席,前四名为中国企业包揽,这是自2013年版报告发布以来首次。
随着中国风机制造在全球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,与之配套的中国紧固件企业也有望随着中国风机走向世界。
中国风机在全球的广泛应用,将增加对中国生产的紧固件的需求,尤其是那些能够满足国际高标准要求的高性能紧固件,这有助于中国紧固件企业拓展国际市场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
